局直通信网络中心联合气象中心开展转报系统应急演练
- 编辑:5moban.com - 18尽管如此,近年来厦门的跨越式发展,依然显示出2003年整合的巨大成功。
纽约如此,伦敦如此,香港如此,上海也是如此。一旦项目烂尾,资金无法接续,就会重演刘邓脱离根据地,千里跃进大别山式的战略冒险,甚至把福建经济拖至危险海域。
所有这些规划实践,都指向一个方向——从单中心结构转变为为多中心结构。对台湾政治生态的影响微不足道。但是,高架桥就如同心脏搭桥,导致城市病的病根——单中心的结构并没有解决。区域竞争,战场的位置决定生死。自身问题不解决,任何区域角色都是空谈[xxxiv]。
没有当年华中、山东两大野战集团的合并,就不会有淮海战役的胜利。但长期以来,发展动力却受到市政府的约束。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中国的贸易条件和收缩外贸顺差,并使得政府部分不重新确定对煤炭钢铁等行业的去产能节奏
此外,特朗普冲击以及西方政治生态的保守主义和孤立主义色彩日益浓厚,这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人们的悲观情绪。如果只是看问题,那么无论美国还是中国,仍然遭遇到大量经济难题的困扰,但长周期拐点的降临,会一点一滴地逐步驱散长期飘荡的悲观情绪,人们可能会尝试着摆脱悲观惯性,并尝试确认中国经济是否到了拐点。一是追求创新向关注传统的回归。但如果我们观察美国的大多数经济指标,观察巴西俄罗斯等超预期的经济表现,观察美中经济周期的同步性,我们可能不得不承认,美中经济陆续度过了长期的拐点,很可能已经是既成事实。
次贷危机以来如此漫长的时间,政府和企业家都在不断尝试求新求变,这导致大量资本注入了力求创新的领域。从这个意义上看,波音或通用电气的重要性,比苹果或脸书重要得多。
我们无意否认中国房价的泡沫性,但只要农村人口仍被束缚在土地之上,城市资本仍被拒绝在农业之外,那么中国城市化和人口迁徙就仍有巨大余地,房地产调控空间仍大。但是,为什么直到当下,一些意见仍然是对中国经济持偏悲观的判断,2016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主基调定义为防风险,2017年两会上国务院仍将增长目标定义为6.5%左右。但当我们说创新是稀缺的时候,就几乎在说传统产业仍将是主角,这决定了大宗商品的地位较之次贷危机前有削弱,但尚未被颠覆。大约在4个季度之前,中国银行业的估值陷入谷底,市盈率和市净率低下,银行甚至连优先股这样的融资渠道都逐渐枯竭。
四、站在新周期起点的中国经济:一步一步钉钉子 那么,我们如何看待2017年的中国经济及金融趋势?许多人在研读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两会的素材,从未来两三个季度看,中国经济及金融也许会呈现以下转折。Airbnb的估值也不会比洲际集团加万豪集团更大,而是回到一个中等酒店管理集团的估值。但在此文中,我们想要表达的是:一系列证据表明,美国经济已度过难关,中国经济似乎也已经历了长周期的拐点。甚至叙利亚局势的摊牌和欧洲整体右倾化,对欧洲经济可能都不算是坏事。
而当下可能的新格局是美国主导,中国配角,日本小三,欧洲在失落之中。站立在新周期起点之上的新监管和新银行的最终细节,仍然有待摸索。
我们如果进一步观察和增长同步甚至滞后的重要指标,例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增速,已从2015年的-2.3%转为2016年的8.5%,中国银行业的利润增速则从2015年的2.5%温和上升至3.5%。此外,美元指数在过去三年强劲上升,美国股市屡创历史新高。
事实上,以影子银行和互联网金融为典型的泡沫,在过去1年多已在陆续破灭和收缩之中。外贸会扩张,但是外贸顺差未必扩张。2、新周期起点的确认是非常重要的,它决定了未来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,中国保持6%-7%中高速增长的可能性较大,决定了中美之间的相对和绝对经济差距在继续迅速缩小。资源品的复苏可以部分解释但力度不足,那么用什么可以解释这些经济体的表现? 2016年俄罗斯和巴西经济增速回升,资料来源:WIND 2016年俄罗斯与巴西股市强劲上升,资料来源:WIND 二是2016年最令人鼓舞的是美国经济复苏明朗化。黑天鹅之二是,大批现象级企业的现形。证券业经历了大幅波动之后,在过去3个季度,无论港股还是A股都在好转。
如果说2014年底美国经济走上了稳健的复苏之路,那么以滞后6个季度推算,中国经济最迟应该在2016年第2季度也呈现复苏。危机中人们对传统的失望和对创新的渴望,使人们对无资产、无研发、无盈利、无前景的大量企业采取了极其宽容的态度。
衡量企业的生命力,并不在于其有多新颖,而在于其多大程度上不可或缺。我们可能已站在一个新周期的起点,这个新周期面临资产泡沫、通胀抬头和动能不足等诸多大麻烦。
因此在当下,我们思考未来的方式是: 1、中国经济复苏的节奏是平缓还是强劲?继续悲观可能是对中国经济金融的方向性错判。而汇市股市,大宗商品和地产市场的升温仍在持续。
经济拐点的出现,可能意味着向好趋势将从结构向整体扩张,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周期的起点逐步确立。这三个经济体在2016年的经济增长、物价和汇率的表现都远远好于预期。关于对以往增长的记忆,人们比较中国经济好还是不好的基准,往往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前GDP10%+CPI3%的辉煌记忆,而不是2012年之后,中国政府预期增长和实现增长之间的一致性。因此引导金融脱虚入实是大势所趋。
但长周期拐点的降临,意味着人们对创新企业的容忍度和耐心在收缩,流动性量缩价升以及实体经济再度受到重视,也使创新企业必须迅速实现盈利并登陆,否则它们将溺毙。这就使得重资产有可能比轻资产更稳妥,市盈率市净率比成长梦想更稳妥,盈利还是不盈利变得格外重要。
当下中国宏观经济的指标大部分已经向好,例如GDP增速在2016年略超预期,物价回升明显,新增就业超预期,市场利率上升和货币政策微紧缩,PMI指数持续处于扩张区间,汇率逐步企稳等等,甚至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在2016年2季度以来也持续回暖。美中经济周期仍有同步性。
如果这些势头得以维持,中国银行业最坏的情况似乎在过去。在新周期的起点,我们不难观察到,金融资源将逐渐回归到银行、证券、保险等相对规范有效的金融机构和市场之中,灰色的、非标的、表外的、金融风险和监管主体不明的金融活动可能会受到清理规范。
2016年以来IMF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反弹,资料来源:WIND 2016年以来CRB指数反弹,资料来源:WIND 黑天鹅之四是,人民币2017年汇率不贬反升。银行业股票价格2016年以来持续攀升,资料来源:WIND 银行股估值水平(PB)仍处于低位,资料来源:WIND 二是银行估值持续改善,功能性子公司日益重要。六、价值投资的回归:新周期的资产配置 世界从来就不是一分为二,至少必须一分为三,非黑即白非左即右的走极端,可能使我们难以去其两端,执中守正。但创新永远是稀缺的,我们收获的更多是泡沫。
就产能问题而言,资产端估值的复苏和需求端的改善,自然地就将带来产能去化问题的明显缓解。我们认为,新监管最重要的可能不是监管机构的变化,而是监管协同、监管有效性和效率的变化。
是的,即便美中经济呈现复苏特征,但我们确实给不出维持新周期增长的新动力。关于对未来增长的设想,由于我们也许刚处于新周期的起点,我们还无从描述接下来的十年,中国主要经济指标的可能区间和特性。
当下至少是配置机遇大过了风险,价值投资大过了择时投机。美中经济的拐点都是带着巨大伤病的拐点。